日前,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發布,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中國建筑”)成績驕人,以1298.871億美元營業收入位列第37位,再次蟬聯建筑業企業榜首。從凈資產收益率角度來看,中國建筑繼續領跑上榜建筑央企,彰顯了企業發展的實力和活力。
這些成績的取得,不僅得益于中國建筑市場開拓能力的不斷增強,更是其近年來向基礎設施業務轉型的戰略性勝利。
據中國建筑基礎設施事業部執行總經理趙廣建介紹,中國建筑布局基礎設施業務已近10年,在10年的努力探索與創新中,中國建筑堅持從高端切入,以資本運作,提升履約服務能力,走出了一條以投資業務為主的差異化競爭之路,成為了中國建筑轉型發展的新支點。
對于PPP模式,趙廣建認為,該模式相比BT模式更加考驗企業的資本運作和融資能力,特別是對于基礎設施項目全過程參與的能力,包括咨詢、設計、施工、運營和維護等業務在內的綜合服務能力。這也是未來建筑企業能否在市場競爭中取得發展主動權的關鍵。
近10年來,中國建筑不但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基礎設施營銷體系,形成了組合營銷,解決了長期以來中建內部無差別競爭的困局,形成了差異化經營、合理分工的協同發展模式, 同時又發揮各自專長,避免了單打獨斗。基礎設施事業部做到了從集團角度出發,從各個方面、各個層次、各要素統籌規劃,以集中有效資源高效快捷地促進項目落地,又將具體項目交由工程局、專業公司實施,使總部與二級單位實現了空前高度的利益捆綁,履約能力逐步提高,為集團實現戰略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隨著基礎設施業務的蓬勃發展,中國建筑基礎設施未來發展將實行投資區域化戰略,目前已在山東、廣西、深圳等地分別成立區域投資公司。趙廣建說,區域投資公司作為前方市場營銷、項目管理、融投資的載體有很大優勢:一是可以縮短管理鏈條,使管控更有效、成本更低。二是可以解決當前跨區域投資產生的效率低下問題。近年來,中國建筑在各區域培養了一大批投資、法務、商務、財務和工程等高端人才,與當地政府部門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合作關系、熟悉當地市場運作模式,讓這些人專注當地市場,不僅可以減少管理人員數量、提高區域協作能力,還能將風險降到最低。
在“一帶一路”、京津冀協同發展、長江經濟帶三大區域發展構想提出并付諸實施的大背景下,向基礎設施業務轉型、進入新的可持續發展的“藍海市場”,已成為眾多建筑業企業的戰略選擇。而中國建筑先人一步,已走在了行業的前列。在趙廣建看來,中國建筑基礎設施業務的發展之路還有很長,但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。在集團的大力支持和全體員工的努力下,轉型目標定能早日實現。
來源:中國建設報